关于陀飞轮-k8凯发天生赢家一触即发人生

>> 钟表文化 >> 关于陀飞轮

钟表文化

关于陀飞轮
发布时间:2012-01-13      作者:广东省钟表行业协会
  陀飞轮是瑞士钟表大师路易·宝玑先生在1795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法文tourbillon(故又称特比龙),有“漩涡”之意,是指装有“旋转擒纵调速机构”的机械表,陀飞轮机构,是为了校正地心引力对钟表机件造成的误差。
陀飞轮表代表了机械表制造工艺中的最高水平,整个擒纵调速机构组合在一起并且能够转动,以一定的速度不断的旋转,使其把地心引力对机械表中“擒纵系统”的影响减至最低程度,提高走时精度。由于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已经把钟表的动感艺术美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历来被誉为“表中之王”。
 
陀飞轮的结构
陀飞轮的创意在于,将擒纵机构放在一个框架(carriage)之内,使框架围绕轴心也就是摆轮的轴心做360度不停的旋转。这样,原本的擒纵机构是固定的,因而当表搁置位置变化的时候,擒纵机构不变,造成了擒纵零件受力不同而产生了误差;当擒纵机构360度不停的旋转起来的时候,会将零件的方位误差综合起来,互相抵消,从而消灭误差。目前陀飞轮一般是1分钟转360度,也是最理想的旋转速度。
 
陀飞轮
陀飞轮的原理就是当钟表在垂直位置时补偿地心引力的作用。 
换句话说,当一只钟表处于垂直位置时,由于来自地心引力的作用,它的调节控制器,即是其摆轮、游丝和擒纵器,会在每一下摆动时发生难以觉察的快慢变化。 
如果把调节控制器装设在一个每分钟转动一周的“笼框”上,即可获得一系列的垂直位置。这样便可以使钟表走动时十分准确,并能够互补误差。 
这个原理看来十分简单,但实施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原因之一便是“笼框”和陀飞轮的重量不能超过0.3克或0.013盎司——相当于一片天鹅羽毛的重量或两片鹦鹉羽毛的重量。另一原因是,它由72个精细组件组成,而其中大部分为手工制作!
 
陀飞轮的技术演进
陀飞轮手表经过时间和技术的改进和革新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代:
1、第一代陀飞轮表(即第一种结构—tourbillon)是在1795年由瑞士制表大师abraham-louis breguet发明并制成的。其飞轮结构必须由“飞轮旋转框架”(tourbillon’s carriage)和“飞轮固定支架”(tourbillon’s bridge)不可或缺的两部分基本构件组成。在此组合中,“摆轮夹板”(balance’s bridge)必须随飞轮一起旋转。按照不同的组合方式,第一代飞轮表可以分为两类:同轴式(即摆轮的中心和飞轮的中心在同一轴心上);偏心式(亦称非同轴式,即摆轮的中心和飞轮的中心不在同一轴心上)。
 
2、第二代飞行陀飞轮表(即第二种结构—flying tourbillon)是在1927年,德国制表大师alferd helwig制造成功没有“飞轮固定支架”的陀飞轮怀表,提高了此种表运转时的神秘感和动态艺术美。在此组合中“摆轮夹板”仍须随飞轮一起旋转,此第二代飞轮表同样有同轴式和偏心式两种类别。
 
3、第三代神奇陀飞轮表(即第三种结构—mystery tourbillon)则由东方的钟表大师—中国人矫大羽(kiu tai yu)在1993年于香港的“天仪轩”首创发明并且亲手制造成功。它不但和第二代飞行陀飞轮表一样都取消了“飞轮固定支架”,而且奇迹般地把“飞轮旋转框架”也一同取消了(在第一代和第二代飞轮表中,此构件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在这个全新的结构中还把第一代和第二代飞轮表中必须随飞轮一起旋转的“摆轮夹板”改变为不随飞轮一起转动,首次大大减轻了飞轮重量达一半以上,并且可以加大摆轮的直径以增强计时的稳定性,同时又提高了动感艺术表现的水平。在飞轮表制造历史中,矫大羽首次选用蓝宝石玻璃替代了原本用金属制造的“摆轮夹板”,之前此部件是附属于“飞轮旋转框架”中的。由于此表运转时显得更加神秘莫测,故在国际上也被称为“矫氏神奇陀飞轮”(kiu’s mystery tourbillon)和“中国陀飞轮”(chinese tourbillon)。
网站地图